来源:北京青年报
2023-05-29 12:57:57
(资料图片)
近日,有网友发现自己手机上安装的很多APP存在频繁自启动、访问和读取手机信息的现象。其中一款移动教学软件“优学院”10多分钟访问手机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;另一款办公软件“TIM”1小时内尝试自启动近7000次。(7月1日《法制日报》)
这名网友能够发现自己手机里安装的很多APP存在频繁自动启动、访问和读取手机信息的现象,要么缘于他心思细密、善于观察,要么缘于他比较精通手机应用,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。而对于绝大多数手机用户来说,根本不会知道手机里的APP在频繁启动和读取信息,其中就包括很多隐私信息。
正是大多数手机用户的“不在意”“不精通”,才让不少手机APP变得肆无忌惮。根据业内人士的说法,APP频繁启动,读取用户信息的行为,有两个主要目的:一是通过收集用户各种信息,利用大数据完成对用户的“精准画像”,为后续的精准营销奠定基础;二是APP频繁启动可以“日活跃用户”等流量数据变多,这是APP获得融资和广告投放收入的重要参考。
可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,APP不经过用户同意就频繁启动、读取信息,都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。如果不被及时制止,不但用户会频繁接到APP推送的精准营销信息、垃圾广告,而且还可能造成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,带来其他方面的安全隐患。通过启动APP来增加流量数据,就是一种弄虚作假的行为,破坏网络生态环境,最终损害商家和消费者的共同利益。
APP自动启动,不但涉嫌侵犯用户的隐私权,还涉嫌侵犯用户的自主选择权、公平交易权。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规定,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,即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,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,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。此外,一些APP通过搜集的信息对用户进行精准营销,涉嫌违反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,涉嫌不正当竞争,违背了基本的市场经济准则。
用户要提高隐私保护的意识,谨慎勾选同意APP自由访问自身信息的选项,若碰到强制勾选才可使用的APP,应当及时向厂商、平台和有关部门反映情况;发现信息泄露应及时举报;对相应APP限制流量,限制后台启动等;同时,为避免窃听窃拍,用户应关闭这类APP的麦克风、摄像头、位置搜寻及访问个人信息等功能。
此外,监管部门应依据《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和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积极承担监管责任,对违法违规者给予必要的惩戒,及时作出经济处罚、APP下架的处罚等等。
关键词: